西安市创新人才研究院
           XI'AN INNOVATIVE TALENTS RESEARCH INSTITUTE
全国咨询热线:
029-89662255/13572845741

党建引领风帆劲 擎旗奋进谱新篇

作者:塔娜来源:金色火焰o阿朝苏木

驼铃悠悠、沙海茫茫,产业兴旺、生活富美。呼和乌拉系蒙古语,译为“青山”,嘎查位于阿拉善右旗西北部,总面积6379平方公里,草场面积238万亩,耕地面积7296.88亩,总人口339户763人,其中汉族600人、蒙古族163人。

近年来,呼和乌拉嘎查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盘活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驼产业托起致富梦”的新路子,带领嘎查农牧民群众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擂起产业战鼓,奏响振兴乐章。前不久,呼和乌拉嘎查的养驼户们迎来了骆驼“秋收忙”,一峰峰散养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双峰驼在养驼户们的齐心协力下返回到了自家的棚圈中,就此开启了冬季半舍饲“生活”。养骆驼、挤驼奶、收驼毛,是居住于呼和乌拉嘎查深处的牧民世代延续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嘎查党支部紧抓此项发展优势大力发展骆驼产业,全面盘活集体草场,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投资建成了2家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为嘎查集体经济增加23.8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与此同时,乘着阿右旗委打造“三个中心”目标建设的东风,全国首家生产加工骆驼饲草料的基地即将在呼和乌拉嘎查建成投产。党支部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心,不仅在嘎查擂起了产业战鼓,还通过逐步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路、生活幸福路。


图片


图片

亮出党员身份,唱响红色旋律。呼和乌拉嘎查党支部在做好嘎查各项建设和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的同时,主动亮身份、担责任,下大力气做好民生实事工作,主动拿出集体经济的“真金白银”为农牧民们谋福利、解难题。“连接嘎查内部的‘毛细血管’出了问题怎么办?农民想要晒场怎么办?下一年的‘新农合’怎么交?抗疫一线物资紧张怎么办?”呼和乌拉嘎查党支部总会在收到农牧民群众反映问题的第一时间调查研究,开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解决好农民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看着修通的道路、建好的晒场、嘎查承担了“大头”的新农合以及主动前往博源抗疫一线捐赠“爱心羊”的党支部书记,农牧民群众在增强归属感的同时也由衷的向嘎查党支部树起了大拇指。不仅如此,在呼和乌拉嘎查,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基层一线的红色战斗堡垒正在以“她”的方式为农牧民群众送去温暖、送去安心。


图片


图片

激活乡村文化,共谱和谐乐曲。嘎查集中区的活动室里,党员群众们正坐在崭新的会议桌前,认真聆听着党支部书记对于惠民政策的宣讲;嘎查深处的蒙古包外,牧民群众们一片欢声笑语,拔河、搏克、射箭、沙嘎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正在热闹进行中。呼和乌拉嘎查党支部在致力于嘎查产业发展、农牧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同时,将目光聚焦在了农牧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上,通过党支部引领的方式将各类政策宣讲、法律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嵌入到活动中,不断提升着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草原书屋、棋牌活动、按摩休闲、“智慧助老”课堂……一系列“暖心”服务的优化升级使农牧民群众人聚集到了嘎查活动室、心汇聚在了嘎查“大家庭”中。


图片


图片

祖国北疆的这片土地上有着驼队行走于沙海中的阵阵驼铃声、有着世代养驼守着草场的牧民、有着心系群众主动担当作为的基层红色堡垒。也许风声会吹散驼铃声、岁月的痕迹会印刻在农牧民的脸庞,但鲜红的党旗将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塔   娜

编辑:塔   娜

监制:唐   雪

审核:王强元


——————————————————————————————————————————————————————————————————————————